来源:新华社、天津日报
作为服务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支撑,中欧班列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1月至10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3968列,搭载31.7万标箱,货值40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0%、35.6%、38.8%,累计开行线路57条。据了解,满洲里口岸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自2013年“苏满欧”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出境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10余个国家,承担着全国中欧班列近3成的运量,国内集货地已覆盖天津、长沙、广州、苏州等60余座城市,成为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钢铁长龙”。
11月25日,首趟“厦门-明斯克”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开向目的地。这趟班列搭载办公用品、休闲鞋、厨具、发电机等物品,货物价值300万美元。此前,厦门运往白俄罗斯的货物通过海运与公路接续运输,运输时间长。通过这趟中欧班列运输,可以节省25天,大幅缩短厦门至白俄罗斯的货物运输周期。
11月27日上午10时,随着火车鸣笛,一列满载汽车、机械设备和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天津新港站发出,将经过二连浩特口岸站前往蒙古国。以该趟列车为标志,今年以来,从天津地区发往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3个口岸站出口的中欧班列已达700列,同比增加238列,增幅51.5%。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