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不同以往”【“一带一路”学术编译系列第6期】

发布时间:2022-07-01 16:34  浏览次数:1119

导读】 新冠疫情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俄乌冲突接踵而来。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通胀、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投资放缓、汇率波动等问题,全球经济刚刚复苏的势头被迅速压制。2022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1年的6.1%下降至2022年和2023年的3.6%。随着俄乌战争持续,世界银行20226月的预测结果更加悲观,预计2022年全球增长放缓至2.9%在中美贸易战久拖未决、美(欧)俄关系陷入泥沼等大国关系紧张之际,面对世界经济可能衰退的前景,传统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多边协调机构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疲软,从而加大了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本期推介《外交政策》网站上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二战后国际社会面临历次经济危机时,国际社会总是携手多边协调,以共克时艰。但此次主要经济体之间不仅没有展示合作意愿,甚至操戈相向,从而使本次全球经济的前景蒙上阴影。特此翻译,以供各位读者参考。

 

二战以来,全球经济秩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在应对严重危机时所展现出的灵活性。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再到本世纪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寻求合作共同应对严峻挑战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娴熟。

 

次,好运可能不再眷顾当下的一系列问题——俄乌战争、通货膨胀、全球食品和能源短缺、美国资产泡沫破裂、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及与covid-19相关的供应链断裂和瓶颈期的持续影响——可能是历次危机中最严重的,尤其因为央行不能印出小麦和汽油。然而,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国际社会将需要采取集体措施应对这些挑战。全球合作从未像现在这样紧迫,但又如此无望

 

讽刺的是,合作受损很大程度上是过去成功的后果。世界过去管理危机跨越混乱并恢复全球增长轨迹的能力意味着今天有更多的国家已变得足够富有,以施加足够的影响,要求利益被关切。其他国家则在追求他们认为的、比眼前的经济优先事项更紧迫的领土或意识形态目标。因此,共识几乎很难达成。其结果是,在这场危机中,世界将被迫采取一系列相互竞争的、局部的反应措施,而再次找到一种共同应对挑战的方式。

 

本周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部长会议就是一个例子,该会议原定于2020年举行,但由于Covid-19而被推迟。世贸组织有164个成员,并且规定任何协议都需要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可以说世贸组织因此裹足不前。例如,成员国仍在努力批准对Covid-19疫苗的专利权豁免——但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同样,他们也已就导致海洋破坏性过度捕捞的限制补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谈判。世贸组织曾经在制定贸易规则和解决争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在解决当前的供应链挑战方面却束手无策。它也不可能有效地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因为有二十多个国家已颁布了出口限制,以保护受到乌克兰和俄罗斯谷物出口崩溃威胁的粮食供应。本周的日内瓦会议甚至可能因不作为而造成关税攀升。本周三,1998年暂停对跨境电子商务(如苹果下载和网飞流媒体)的关税自动到期,印度和南非正在阻止其续期。

 

当然,没有一个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在过去,当旧的机构被证明不够有效时,政府就会找到新的创造性的合作方式。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世界面临的挑战与今天最为相似。失控的通货膨胀,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推高全球能源价格的石油卡塔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黄金为支撑的货币体系的崩溃,以及美国水门事件政治丑闻,造成了一段时期的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增长疲弱。起初,各国政府无法充分合作以应对这些挑战。当时,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文学蓬勃发展。

 

但是,在1971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结束了美元的黄金可兑换性之后,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财政部长们聚集在一起,试图建立新的货币体系。这些努力直接推动1975年在法国举行的第一次六国集团首脑会议,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领导人在会上负责寻找相互强化的方法来振兴他们萧条的经济。该集团后来演化为七国集团,继续为今天的西方主要经济体提供松散的协调性机构。

 

经历相对平静的二十多年后,G20诞生于一系列不稳定的金融危机之中,包括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的俄罗斯货币崩溃。那时,重要的新兴经济已经出现,二十国集团的创立也承认了不断变化的现实。该集团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将富国俱乐部扩大为一个更能代表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俱乐部。与G7一样,G20最初只是一个定期的财长会议,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升级为年度领导人峰会。在金融危机期间及其余波中,G20成为全球恢复经济增长努力的焦点,通过协调刺激措施帮助启动了全球经济,努力加强金融监管,并扩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放贷能力。

 

平心而论,这种合作努力很少能带来变革。G7G20都缺乏决策权,更像是在努力推动各国采取相互支持的政策。它们的目的往往不是制定恢复性的宏伟计划,而是防止事态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G20的主要成就之一是让成员国作出强有力的承诺,避免出现将使全球经济滞缓情况恶化保护主义反应,这些承诺大多得到了兑现。即使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成就,也比各国相互推诿或积极损害彼此经济利益要好得多。

 

如果世贸组织被协商一致原则所束缚如果G7G20缺乏权威,那么这次还会有什么集团或机构可能出手相救呢?仅仅提出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协调全球各国,以应对当前的一系列危机有多么困难。美国及其盟国正在积极努力,通过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制裁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而俄罗斯则通过阻止乌克兰粮食通过其黑海港口运输来回应。这使G20陷入分裂,并对此无能为力。美国财长耶伦呼吁将俄罗斯逐出G20,并威胁说如果俄罗斯出席会议,将予以抵制。在4俄罗斯代表团在华盛顿举行的G20会议上发言时,她与几个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起离席。会议结束时没有发表达成一致意见的公报。然而,将俄罗斯从集团中除名是不太可能的只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正式支持美国的要求。今年的峰会东道主印度尼西亚已经邀请俄罗斯参加计划在11月举行的会议(并向不是成员的乌克兰发出了一次性邀请)。仅俄罗斯的参与可能使G20失效,其他成员也不太可能参与任何以强化全球经济孤立俄罗斯为前提的战略。尤其是中国拒绝与俄罗斯断绝关系,并专注于提高自给自足水平,以保护其经济免受西方经济体对俄罗斯实施的那种制裁。

 

西方经济体尽管在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的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通过G7和其他论坛,比以往多年来更加团结。这已经是一项不小的成就:G7经济体仍占全球经济的近一半,并在最尖端的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和欧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搁置了关于钢铁、铝和飞机贸易的争端,这些争端在目前的环境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当前挑战的规模已经超出了七国集团国家能够独自应对的范围。例如,在50多个国家的支持下,G7已制定了一个未公开的强力计划,通过增加财政和技术支持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以换取各国同意放弃出口禁令和其他会进一步扭曲全球粮食市场的措施。但是,上个月禁止小麦出口的印度迄今为止已阻止了这一倡议。同时新德里也在抵制贫穷国家释放粮食库存其他措施,在农业生产上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

 

拜登政府一直在寻求变通和建立联盟。美欧贸易和技术理事会则一直在协调有关出口管制、数据共享和关键技术的弹性等相关问题的对策。在访问东京期间,拜登启动了一个新的印太经济框架,其中包括日本、韩国和印度。尽管细节尚不明确,但新机制旨在促进在数字贸易、减碳和税收协调等问题上的合作。在洛杉矶举行的的美洲峰会上,美国公布了具有类似议程的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计划。但是,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经济体——墨西哥总统奥夫拉多尔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拜登政府将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排除在外之后,奥夫拉多尔抵制了这次峰会。

 

尽管这些倡议具有令人钦佩的创造性,这些举措都无法与当下的紧迫性相提并论在以往的危机中,各国政府能够搁置大量分歧,拿出强有力的反应措施。这一次截然不同。合作的破裂可能是当前一系列重叠危机中最持久和最令人担忧的影响。目前为止,它还并没有对整个全球贸易造成重大损害:贸易值在2021创历史新高。尽管2022年全球贸易正在放缓,食品和能源等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当下的危机使人们不再坚信:无论存在何种分歧,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要性上是团结一致的,他们能够携手共克时艰。

 

这次,没人掌舵了。

 

      原文链接:Edward Alden, “Why This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s Different,”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06/14/inflation-stock-market-economic-crisis-trade-wto-ukraine-energy-food-shortages-fed-central-banks/

 

      作者简介:Edward Alden是外交政策的专栏作家,西华盛顿大学罗斯杰出客座教授,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也是《未能调整:美国如何落后于全球经济的步伐》一书的作者

 

                                       翻译:马伊桐

编辑:武兵科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0931-891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