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激增,使两国人民甚至全球受益。中美经贸也长期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然而,随着美国国内产业的空心化、美国担忧自身地位的衰落,中美贸易问题开始变得突出,并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向好的核心议题之一。特朗普政府对华商品增加关税的做法,被拜登政府继承。在长达5年的贸易战中,美国的经济政策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当前,美国国内通胀高企,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已多次放风考虑取消对华部分商品关税。未来,两国经贸关系以及更广泛的双边关系走向何方,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期推介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关于中美贸易关系的文章。作者梳理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历史,所带来的利弊、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中美贸易的前景等。特此翻译,以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性转折进程。文章观点不代表本中心立场,仅供各位读者思考。
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双边贸易大幅增长,这对两国都至关重要。今天,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中国也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最大出口市场之一。中美贸易以降低消费者价格、提高企业利润的形式使美国受益,但美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虽然美国消费者受益于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但由于进口竞争,数百万美国人失去工作。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指责中国向美国公司施压,让它们交出技术,或者直接盗用其技术。二十年前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乐观情绪已经消失,因为北京已接受了国家主导的发展,向目标行业提供补贴,损害了美国与外国公司的利益。同时,中国公司的投资愈发引起美方对国家安全的担忧。随着特朗普强硬政策的实施,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未来充满变数。
中美贸易的历史?
在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两国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贸易往来。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中美贸易额在四十年里爆发,从每年几十亿美元激增到每年几千亿美元。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改革进程。邓小平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中国决策者的目标是推动贸易和投资进程。1986年,中国申请重新加入世贸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过与美国及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漫长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作为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中国承诺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包括大幅削减进口商品关税,保护知识产权,提升法律和法规的透明度。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顾问们认为,将中国纳入全球贸易体系不仅有利于美国,还能推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不过,此举还是遭到美国工会和许多国会民主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中国对工人和环境的保护不力,会刺激其他地方的类似做法,并导致“竞相杀价”(race to the bottom)现象。
即使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两国贸易甚至就在增长。但加入世贸组织确保了“永久正常的贸易关系”,从而为美国和外国公司提供了额外的确定性,使他们能够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进口贸易额激增部分归功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中国工厂使用来自全球的零部件组装成品,最终出口到美国。

过去二十年中美贸易激增
中美贸易的好处?
美国消费者从较低的价格中受益,美国公司也因进入中国市场获益匪浅。在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经济学家Xavier Jaravel和Erick Sager发现,在2000年至2007年间,中美贸易增长使美国家庭的年购买力平均提高了1500美元。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2017年,中美贸易委员会委托的一项研究发现,对华出口贸易为美方提供了近200万个就业岗位。
美国企业每年从中国的销售中赚取数千亿美元——并可投资于他们在美国的业务。中国公司已经在美国投资了数百亿美元,尽管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严格审查下,这种投资已经减少了。
对中国来说,从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也获取了巨大收益。自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了大约5倍,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帮助数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结构
中美贸易的问题?
尽管中美贸易为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它也给美国等国家带来一系列问题。
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经济学家David Autor、David Dorn和Gordon Hanson领导的研究发现,与日本等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长相比,美中贸易增长带来的破坏更为明显,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冲击”。原因在于,进口增长速度、中国大规模的低薪劳动力及受影响行业的范围(较之日本等国家更大)。研究表明,美国受对华竞争影响最大的地区,政治两极分化也在加剧。一些分析家表示,这有助于刺激前总统特朗普和民粹主义政治力量的崛起。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Edward Alden和其他专家表示,美国缺乏有效的政策来管理这些经济混乱。
技术转让。美国决策者愈发担心,中国试图获得美国技术,以实现中国的产业政策目标,并强化中国的军事力量。美方不断指责,中国要求美国公司分享他们的技术,以作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条件。美国监管机构对中国在美国高科技公司和关键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变得很警惕。
补贴与国有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目标,中国政府向一系列行业提供补贴,旨在打造“全国龙头企业”。一些专家认为,这些补贴是浪费的,但它们可能会对其他国家造成破坏,因为这些国家的公司无法与这种水平的国家支持竞争。美国认为,许多中国国有企业与它们的私营竞争对手不同,它们不会根据市场力量做出决策。
货币操纵。美国认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里,通过积累美元储备,人为地将人民币汇率贬值。货币贬值使中国进口更便宜,而美国出口更贵,从而导致贸易逆差。
美国曾如何应对?
美国一直试图通过谈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加强投资审查和关税等方式,来解决其与中国的贸易问题。在前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两国关系变得更加针锋相对。较奥巴马政府时期,特朗普政府更广泛地使用单边关税政策,以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美国谈判代表要求提供一项临时保障措施,可以用来限制从中国的进口,但这项措施在到期之前几乎没有使用。布鲁斯坦写道,布什政府担忧美国公司不断要求加强保护的呼声,但他又需要北京支持其外交政策目标,包括全球反恐战争。最终,布什政府只对部分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同时启动了与中国的高层双边谈话,以解决贸易问题。
中美高层谈话在奥巴马总统的领导下继续进行。奥巴马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奥巴马利用特别保障措施对进口轮胎征收关税。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审查也有所增加。奥巴马政府罕见地根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阻止了两项中国收购,并完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
特朗普总统采取了更加自信的做法,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两国最终谈判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许多专家批评该协议是在美国的核心关切上打擦边球,以换取中国承诺额外购买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2019年,美国财政部几十年来首次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不再让人民币贬值。同时,美国国会通过了扩大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作用和加强对高科技出口管制的立法,以应对中国收购美国技术的担忧。
作为对多边贸易协议的严厉批评者,特朗普将美国从TPP中退出。他还维持了奥巴马政府对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新任命的阻挠,严重削弱了该组织的争端解决体系。此外,特朗普政府与欧盟和日本协商制定了新的多边规则,以解决中国的贸易行为,包括技术转让和使用工业补贴。
中美贸易的前景?
拜登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前任的对华贸易做法。对中国商品关税和美国出口管制仍然有效,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报复性关税也是如此,拜登政府正在与中国就其遵守第一阶段协议的情况进行谈判。2021年底,拜登签署了一项禁止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口的法律。据报道,由于内部分歧,他的政府在制定对华贸易方针时遇到了困难,一些官员在该地区推动新的贸易协议,而另一些官员则对这些协议心存顾虑。拜登政府还推出印-太经济框架,而非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中国崛起,以及对新冠疫情所暴露的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新认识,促进了美国产业政策的复苏。例如国会通过立法,将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国内生产,以提高美国对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许多贸易专家批评特朗普单边对抗贸易滥用的做法,而另一些人则质疑世贸体系是否足以解决美国的不满,以及中国的经济模式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关系。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美国已普遍认为,世贸组织规则无法有效约束中国对美国有害的政策和做法。”该报告还指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考虑如何改革美国贸易法,以应对中国和世贸组织的这些做法。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Hillman认为,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非错的,而是美国未能利用其掌握的工具,尽早阻止中国的不恰当贸易行为。希尔曼说,虽然世贸组织对美国来说仍是一个有利用价值的平台,但美国可能需要“另寻宝地”来维护自身利益。一些专家建议在志同道合的国家之间达成一项契约,与世贸组织并行运作。一些政客主张采取更极端的选择,例如,美参议员Josh Hawley呼吁彻底废除世贸组织。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中国法律和国际贸易专家高亨利表示,特朗普(以及现在的拜登)使用单边关税损害了美国作为自由贸易倡导者的形象,并将道德权威拱手让给了中国。
原文链接:
Anshu Siripurapu,The Contentious U.S.-China Trade Relationship,https://www.cfr.org/backgrounder/contentious-us-china-trade-relationship.
翻译:冯露禾
编辑:武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