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学术编译系列第15期】

发布时间:2022-07-19 16:48  浏览次数:5292

  [导言] 在新冠疫情阴霾和俄乌冲突等多重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通胀和低增长的风险之中。在此背景下,尽管西方国家进一步升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却助推了中俄经济合作的逆势增长。202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超1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前5个月,中俄贸易额逆势大幅增长28.9%,达658亿美元。目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前景处于极大的不确定下,加强中俄经济合作是两国应对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但两国经贸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对可能受美国相关制裁规定影响的中企而言。本期推介“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The Rus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uncilRIAC)网站文章,介绍俄罗斯学者视角下的中俄经贸合作的机遇和挑战。特此翻译,以供各位读者参考。

 

 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大规模制裁推动了中俄经济关系的发展。总体上看,对俄罗斯而言,与中国的合作是当前最佳的选择。前所未有的政治关系高度、经济伙伴基础、俄罗斯对中国商品和技术的客观需求以及中国对俄罗斯市场空缺产生的兴趣,均推动中俄合作向前发展。日益加剧的中美竞争亦是影响因素之一。俄罗斯应为中俄两国经济走近做好准备,认真评估美国对中国公司实施二次制裁的风险。中国已高度融入全球经济。因此,美国、欧盟或其他国家因限制性措施而失去市场的风险,是中俄贸易中所需考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2022224,俄罗斯亟需深化中俄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凸显原因如下 


第一,俄罗斯必须替换其市场上的西方进口产品,这些产品受西方贸易制裁或非正式制裁影响现已停止供应,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和工业设备,如电子产品、石油加工设备、不同型号的机器及零部件等。在对俄友好国家中,中国的工业是最多元的,可能成为俄此类供应来源国,并从长远来看或将搭建复合供应链基地。

 

第二,俄罗斯需要新的出口市场,这一市场曾长期被欧盟、美国和其他国家占领。俄方出口产品包括石油、煤炭、钢铁、天然气等。虽然中国未必能够接手所有的俄罗斯出口产品,但中国市场对俄罗斯而言仍然至关重要。

 

第三,俄罗斯需要构建高效的对外贸易机制。俄罗斯的基本任务是为双边贸易建立可靠的金融机制,接下来的任务则是使用人民币与第三国进行交易。实现这两项任务固然具有一定难度,但这对于在新形势下发展中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二、中国可能发展俄罗斯的关系充满兴趣,原因如下:


第一,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使俄罗斯国内出现市场空白。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贸易关系建立时日已久,中国很难在俄罗斯市场立足。如今,受制裁影响的俄罗斯市场出现了空白。虽然俄罗斯市场与美国、欧盟市场不能相提并论,而且考虑到国际压力的影响,未来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衰退,但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俄罗斯国内市场对于中国公司而言仍然是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中国能够有机会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大量的俄罗斯原材料。此举将促进中国原材料进口多元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中国可以逐渐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如果人民币成为俄罗斯在国际交易中使用的主要货币,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将随之上升。

 

三、多方面因素推动中俄合作向前发展


首先,中俄早已建立的经贸关系为两国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政治气候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俄罗斯同欧盟及其余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政治压力下,相比之下,中俄合作的政治环境则逐年向好发展。虽然政治环境本身无法确保两国经贸合作会取得重大突破,但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政治矛盾是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也是影响两国合作的因素之一。虽然与特朗普执政时期相比,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相对缓和,但是由于中美互为战略对手,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竞争始终存在。在此背景之下,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紧张的关系为中国加深同俄罗斯的合作、巩固自身地位提供契机。俄罗斯经济衰退对中国而言是不利的。

 

四、中俄经济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新冠疫情的挑战。中国在经历了新一轮的疫情之后,仍在实施严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商务联系受到限制。虽然,日后新冠疫情将不再是一种威胁,但是因疫情而实施的必要限制措施会妨碍商业合作的快速发展。

 

其次,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于中企担心美国对其实施二次制裁,违反美国制裁政策将会面临来自美国当局的行政和刑事诉讼,及其他国家的限制措施。如果中企与受美国制裁的俄企以美元或欧元结算,或向俄方供应根据美国许可证生产并受美出口管制的商品(如电子产品),就有可能导致二次制裁。美国当局对中兴通讯提起的刑事和行政诉讼似乎对中企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美国宣称,中兴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向伊朗供应含美国科技公司零部件的设备,违反了出口管制条例。中兴为此向美国政府支付了超过十亿美元的罚款。美国当局试图对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提起刑事诉讼的事件,也造成类似影响。此类事件还包括美国财政部因中远海运集团运输伊朗石油而对其实施封锁制裁。二次制裁风险和限制措施迫使中国企业审慎评估同俄罗斯合作的方案,其中与美国和欧盟市场合作紧密的中国公司对此格外谨慎。

 

然而,二次制裁和强制措施未必会阻止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往来日趋紧密的趋势。出口管制并未限制中国出口本国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且数量呈上升趋势。金融制裁未必会影响中俄两国在美国金融体系之外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活动,使用本国货币可以减轻制裁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修订相关法律以保护本国企业免受西方制裁的影响。毫无疑问,从中长期看,二次制裁和强制措施实施的风险将会是巨大的。俄罗斯企业应该理解中企对两国经贸合作的谨慎态度。从长远来看,建立相互结算的金融机制、发展独立于西方科技产品的利基市场将会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最后,从长远来看,增进对中文、中国文化和中国法律的了解是推动两国进一步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对这些知识了解不足,将会阻碍俄罗斯企业寻求中国市场、吸引中方投资以及谈判的进程。中国商人在俄罗斯很快就能掌握俄语。表面上看,培养文化能力似乎与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交通走廊相比居于次位,但是如果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中俄关系将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伊万•季莫费耶夫:政治学博士,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项目主任。

  原文链接

  Иван Тимофеев,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и препятствия в новых условиях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rossiysko-kitayskoe-ekonomicheskoe-sotrudnichestvo-vozmozhnosti-i-prepyatstviya-v-novykh-usloviyakh/

 

翻译:邹松洋

编辑:刘慧颖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0931-8915895